年初以来,江源区自然资源局积极践行新思想,谋划新作为,以创新工作法为抓手,在提高自然资源要素保障、优化民生服务、强化自然资源管理和提升机关作风建设等重点领域探索新方法、新路径,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强化举措,极大地激发了该局干事创业的新动能,助推江源经济社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。
强化资源要素保障,加快用地保障服务。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。结合江源区政府会议确定的2023年23个重大项目,迅速响应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,对照组该局重大项目专班,每一个重大项目,都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作为项目专班负责人和具体成员科室。研究制定内容包括项目名称、进展阶段、函告单位、牵头科室、函告内容、配合科室的重大项目专班任务清单,定期召开专班专题会议调度,明确时间节点和专班跟踪协调,切实做到凡事提前谋划部署、定期调度研讨、适时跟踪推进、督办解决落实。目前,全区重大项目,多数在项目选址预审、土地征转报批等前期工作上均取得阶段性进展,为下一步全区重大项目的落地达效提供用地保障。
强化空间规划布局,推进科学编制攻坚。在江源区委、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,切实提高政治站位,牢记“国之大者”的使命担当,扎扎实实开展江源区“三区三线”划定工作。注重开发强度管控和主要控制线落地,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,划定生态功能、农产品主产、城镇发展区以及生态保护线、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红线、城镇开发边界。县级总体规划方面正按照“三区三线”二上修改成果逐步完成修改,已完成“双评估、双评价”及支撑专题的初稿编制;镇级总体规划方面正按照当地区委、区政府提出的优化生态格局,保障重点落地的方针,涉及到镇正积极协调项目单位进行实地调研,摸底等工作;村庄规划方面已落实编制单位,由于“三区三线”成果的修改,同步重新编制方案,论证,评审。截至目前,规划文本初稿已编制完成。
强化便民为民惠民,打造提速高效审批。江源区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始终以“群众满意度”为工作目标,不断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,优化营商环境,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“只跑一次”改革,在创新便民利民惠民的举措上,积极探索窗口建设新机制、促进窗口建设规范化、标准化,全面提升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为民服务水平,简化登记财产审批流程。已实现房屋交易、税收申报和不动产登记“一窗受理”;缩短办理时限。目前,已实现不动产转移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、抵押登记业务5个工作日完成,查封登记、注销登记即时办结。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了高效的政务服务,方便群众办理不动产证书,努力打造一流的政务服务窗口。
强化耕地保护红线,守牢粮食安全根基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端牢十四亿人口的吃饭问题,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,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战略之举。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,区、镇(街)村三级层层签订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书69份;按照耕地应保尽保应划尽划,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原则,江源区划定耕地保护面积11668.00公顷,永久基本农田面积8001.00公顷,划定成果经市级初验和省级验收,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;严守耕地红线,严格耕地用途管制,规范落实耕地“进出平衡”,江源区2023上半年转出耕地6.3639公顷,转进耕地7.0457公顷;严格“田长制”工作落实和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管理工作,在明确区、镇(街)、村三级田长制全面建立基础上,落实田长制会议制度、巡查制度、信息公示制度和坚决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等,各级田长和网格员加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巡查,做到及时发现、及时制止、及时整改。上半年,对政府批次建设项目占用耕地,已完成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7689立方米。